你有没有想过,在中国北方的某个冰场里,一群年轻人正穿着专业护具、手持球杆,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高速滑行、激烈拼抢——这不是电影情节,而是真实存在的“星冰球”(即冰球)运动正在亚洲悄然崛起,如果你问:“亚洲星冰球突破在哪里?”答案或许不在东京、首尔或北京,而是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:哈尔滨的老旧冰场、成都的室内训练馆、甚至云南昆明的高原冰场。
冰球,这项起源于加拿大的冬季运动,在亚洲的发展曾长期处于“边缘地带”,但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冰雪运动的大力扶持,“北冰南展西扩东进”战略让这项曾经只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项目,开始向全国蔓延,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,冰球不再是少数人的爱好,而是越来越多青少年和成年人的“新宠”。
亚洲星冰球的“突破点”到底在哪?
第一,政策推动是关键,国家体育总局将冰球纳入“冰雪运动普及计划”,各地政府纷纷投入资金建设冰场、培训教练、组织赛事,吉林省每年举办“冰雪嘉年华”冰球赛,吸引上万名青少年参与;上海、广州等南方城市也建起了真冰场,打破“南方人不会滑冰”的刻板印象。
第二,校园体育的深度嵌入,越来越多中小学把冰球纳入体育课程,如北京中关村一小、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都设立了冰球队,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学习冰球技巧,不仅锻炼身体,更培养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,这种“从娃娃抓起”的模式,正在形成良性循环。
第三,商业资本开始关注,像“冰上之星”“极光冰球俱乐部”这样的品牌正在崛起,它们不仅提供训练服务,还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冰球文化,吸引年轻观众,抖音、B站上关于冰球训练、比赛花絮的内容播放量动辄百万,说明大众对这项运动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。
第四,国际交流日益频繁,中国U18青年队多次参加世界冰球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,与日本、韩国、哈萨克斯坦等对手交锋,积累了实战经验,更重要的是,一些中国球员已进入北美职业联赛试训,这标志着亚洲冰球正从“参与者”向“竞争者”转变。
挑战依然存在:专业教练短缺、冰场分布不均、公众认知度低……但正如一位冰球教练所说:“我们不是要赢世界冠军,而是要让更多人爱上这项运动。”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在冰面上摔倒又爬起来时,那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精神的突破。

亚洲星冰球的突破,不在某个具体地点,而在每一个热爱它的人心中,它正在从一项“冷门”运动,变成一种生活方式、一种青春态度,我们或许会在更多城市的街头看到穿冰鞋奔跑的身影,听到冰刀划破空气的清脆声响——那是亚洲冰球正在觉醒的声音。
别再问“突破在哪里”,因为答案就在脚下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