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里,冰场上的滑行声、冰刀与冰面摩擦的清脆响动,是许多人心中关于“运动”最原始而热烈的记忆,在一个并不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——宁夏同心县,一群原本从未接触过冰球的年轻人,却用汗水和坚持,打破了地域与认知的边界,让这项原本属于北方精英群体的运动,在西部小城悄然生根发芽。
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体育尝试,而是一次对“不可能”的勇敢挑战。
故事的起点,要从2023年夏天说起,当时,一位曾在哈尔滨学习冰球的青年教师马强回到家乡同心县,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、踢足球、打篮球,但很少有人接触冬季项目,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“我们也可以玩冰球!”他在当地教育局的支持下,联系到了一家位于银川的冰球培训机构,争取到一套基础训练器材,并自费组织了第一批“同心冰球少年团”。
起初,质疑声不断。“那不是北方人的游戏吗?”“咱们这儿连天然冰场都没有,怎么练?”面对质疑,马强没有退缩,他带着孩子们去银川租冰场训练,周末往返两小时车程,风雨无阻,第一堂课,他们连基本的滑行都掌握不了,摔跤成了家常便饭;第二个月,大家开始学会控球、传球,甚至能完成简单的配合;半年后,他们组队参加了宁夏青少年冰球邀请赛,虽然成绩垫底,但全场掌声如雷——因为没人相信,来自西北县城的孩子,能在冰场上打出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更让人动容的是这群孩子的成长变化,曾经腼腆内向的小明,如今在场上喊得最响亮;曾因家庭困难差点辍学的小红,靠着冰球训练获得了奖学金;还有那些原本只会玩手机的孩子,现在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跑操,只为多练十分钟滑行技巧,冰球不仅教会他们技术,更重塑了他们的自信、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。
今年年初,同心县体育局正式将冰球纳入青少年特色项目,拨款建设室内模拟冰场,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百名基层冰球教练员,马强和他的团队还发起“冰球进校园”公益计划,走进全县12所中小学,开展冰球体验课,让更多孩子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有人说,这是一场“逆天改命”的奇迹;也有人说,这是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缩影,但对我们自媒体创作者而言,它更像一面镜子——照见了普通人也能拥有不凡梦想的力量,也提醒我们:真正的突破,不在天赋高低,而在是否愿意迈出第一步。
每当夜幕降临,同心县的模拟冰场依然灯火通明,一群孩子穿着整齐的护具,在灯光下练习滑行、对抗、射门,他们的动作或许还不够标准,但他们的眼神,已经燃起了对未来的渴望。
冰球是一项团队运动,也是一个人的坚持,同心人玩冰球,不是为了赢比赛,而是为了告诉世界:只要敢想敢做,再远的地方,也能抵达梦想的冰面。
这就是我们的故事,一个关于勇气、热爱与改变的故事,如果你也曾觉得“我做不到”,不妨看看同心的孩子们——他们用行动证明:人生最大的突破,往往始于一次看似疯狂的尝试。